王桂夫:从学炸油条到返乡创业明星
发布时间: 2009-04-07   浏览次数: 259

人最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后的尴尬。“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真正丢人的不是失业返乡,而是不敢想象未来。现实中,王桂夫的返乡创业经历或许可以给许多人一些借鉴。


  从“炸油条”说起


  王桂夫,是安徽省灵璧县霸离村人。他貌不惊人,出身农民,没啥文化,弟兄五个,家境窘困。为讨口饭吃,16岁时,他就开始了闯荡生活,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打工”。“当时,最大的奢望就是能有口饭吃,那种挨饿的滋味太难受了。只要能活下来,其他事情都好办。”王桂夫回忆说。
  他,离家时身无分文,要往哪去,一头雾水。他步行一百多里路,来到了安徽省固镇县,碰巧遇见一家老两口在路边炸油条,他凑过去说:“大爷,我想帮你们干点活儿,你们给口饭吃就行。”祈求的眼神得到了老两口的怜悯,让他帮着劈木柴、烧火。就这样,他找到了第一份糊口的活儿,那年他18岁。
  平时,他只要有空闲,就看如何“炸油条”,怎么和面,如何掌握火候,怎么翻油条,油条何时出锅色泽好看、好吃。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儿,在别人眼中可能不值一提,但在王桂夫看来,犹如珍宝。他想,只要能学会这门手艺,自己就不愁没饭吃。
  抱着学徒的想法,他干起事来格外认真谨慎,生怕出错,担心老两口将他扫地出门。只要那老两口张嘴让他去干什么,他都是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完成。即便这样,他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老两口把他“撵”走了,不是因为他干活不卖力,而是因为他年轻,饭量太大,吃得太多。他一顿饭量,几乎够老两口吃一天的。
  他没有死皮赖脸硬留在那里。之后,他徒步几百里来到马鞍山市,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活儿不好找,迫于无奈只能要饭吃。在马鞍山,他风餐露宿两三个月,无果。他就冒着危险偷偷扒车来到苏北的泗洪县,再步行回到一贫如洗的家。当时,正值夏收,邻居亲戚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在打麦场上飞驰的情景吸引了他的目光。
  打场间歇时,他主动和那位司机(王桂夫称此人为姨夫)搭讪,问这问那,打探的焦点是苏北那边有没有活干。后来,经姨夫介绍,他只身一人来到了江苏省盱眙县,自此开始了他的新工作———放牛。没多久,他就不干了。他说:“放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干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还不如自己炸油条呢!”
  随后,他就开始了创业——炸油条。当时,他没有一分本钱,好不容易借了四五十块钱,买锅、买面、买油。刚开始,由于他技术不好,炸出的油条质量不怎样,油条卖不出去,只好自己当饭吃。总体来说,这项创业开局还凑合,不到一年时间里,他赚了五六百块钱。


  与粮共舞


  父母在,不远游。禁不住家父召唤,王桂夫回到了灵璧。这次他没有回家,而是落户在姑奶家,因为他姑奶家靠近公路,交通便捷,离县城又近。安顿好后,他就用玉米秸秆搭建了一个小屋,然后又置备一套炸油条家当,重操旧业——炸油条。在他姑奶家,他坚持干了两年,手里的钱攒到三四千块钱,日子过得很红火,令人艳羡。
  王桂夫一直在公路边炸油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细心的他在不经意间发现,附近村民想卖粮食时都要到县城的粮食交易市场,好多人都是用平板车拉的,既费时又费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王桂夫脑海里闪现———能不能在自己所在的村搞个粮食收购点。为了论证其可行性,他考虑了半年,最后下定了干的决心。
  家人认为他的生活刚有起色,又心血来潮搞什么收购点,对此不解,并几度阻挠,惟恐出现不测。但是,他却执意要干,他预测说:“这可能是个机会,坚决不能错过。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会有风险,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停止不干了。怕承担风险,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机会。如果全赔了,还可回去炸油条,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干就干,王桂夫把家里的积蓄全拿了出来,又向亲朋借了一些,凑够了1万元,开始了粮食收购。起初,他收购红薯干,往灵璧酒厂送,一斤只能赚一分钱,即便如此,每车他还能赚上三四百元,炸油条和其不可同日而语。但因周转资金少,他只能小打小闹,东边买,西边卖,赚点辛苦钱。尽管如此,一年下来,他除去各项开销,净赚两万余元。
  随后,王桂夫不满足现状,扩大了收购范围,由红薯干扩大到黄豆、花生米、小麦等3种。可是,让王桂夫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当时以每斤1.2元收够的6万斤花生米,用车拉到山东一家油厂时,对方以质量不好为由,1斤只给1元。卖不卖随他便,如果再拉回去,赔的就会更多。他,一咬牙卖了。仅这一次,他就赔了近两万元,头年挣的钱打水漂儿了。
  回家后,王桂夫不堪打击,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萎靡。没过几天,倔强的他又重整旗鼓,继续干。他说,花了这么多的钱,买了个严把质量关的教训,值!由于他为人诚实,父老乡亲看他遇挫,于心不忍,都想帮他一把,有钱的借钱,没钱的就把自家粮食拉到他那里,卖过之后再给钱。此举很是奏效,两年后,他又翻了身,净赚了4万多元。


  血染运粮路


  王桂夫想做的远不止周围三五个村子的生意,他又作出另一个重要决定,扩大业务范围,走出灵璧。为此,他一个人在外跑业务,省吃俭用,亲赴外地探路。他艰辛的付出有了收获,第一批红薯干、大豆顺利销往外地。关系疏通后,他的货就向江苏淮阴、安徽五河县等地专线运送,从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此间,五河县外贸公司经理得知王桂夫收购资金周转难时,就主动借给他3万元,没有人作担保,让他放心使用。这时,王桂夫手里流动资金已逾10万元,生意犹如滚雪球,越滚越大,挣的钱也越来越多。很快,他就轻松地把借的3万元还了。“别人信任你,你就要给别人信任,做生意绝不能不讲诚信。”王桂夫说。
  为恪守信用,王桂夫曾差点丢掉性命。记得有一次,他向淮阴送黄豆,当时在灵璧装黄豆时,天气很好,但快到淮阴时,天气突变。为保黄豆不受潮,王桂夫和工友急忙爬上车,用帆布盖车,由于心急,他一不小心脚踩空了,从三四米高的车上摔了下来,当时头磕在柏油路上,血迹斑斑,不省人事。经车友抢救,他醒后,并没有急着去治疗,而是强忍着锥心的疼痛,把货准时送到淮阴,等货卸完后,他才去医院。
  “当时,医生说如果再延误一会儿,恐怕就没命了。先后转了几个医院,最后在上海住院治疗个把月,这才幸免于难。前几年挣的十几万元几乎花光了。”王桂夫动情地说:“有几个月时间,我情绪都很低落,好几次都不想活了。但我转念一想,感觉这样死了,也太不值得。不行,还得干,将来还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少爷们呢!”
  “你相信吗?我现在已经敢于迎接一切了,不管前面是什么,我都会坚定地迎过去,虽然我知道自己可能还不够资格。”王桂夫说。一时间,他“血染运粮路”的经历,被同行当作诚信的佳话传播。随之,他的公司业务订单也与日俱增,生意异常火暴。
  截至目前,王桂夫已有固定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旺季一天收购粮食近百万斤,大多销往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年创利税60万元,同时还吸纳本地劳力40余人,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此外,他还为家乡捐资修路等公益事业投入10多万元。因其成绩突出,他被评为2008年灵璧县“十大返乡创业明星”,政府奖励1万元。
  在部分人眼中,很多人的财富似乎都是意外获得的,但这种意外的财富却不是人人可以获得的,它只属于那些善于思考、善于抓住意外的人。王桂夫虽然家境贫寒,但并没有为可能出现的任何尴尬而害怕,始终怀揣梦想,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不管他眼下的处境怎样,兴旺发达那只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