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
发布时间: 2015-05-07   浏览次数: 1040

朱舜,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苏北三农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任经济学副教授,1999年破格任经济学教授,2001年任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2005年任政治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区域经济、空间经济、政治经济学研究。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累计380万字:《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和演化》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8部(独著7部)。较长时期对行政区域经济、空间经济、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演化等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行政区域经济,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与演化》、《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与跨越式发展》、《缩小“东西差距”:内涵及政策目标选择》等著述。2005年以来研究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及演化,在国内首先分析泛长三角“一极两带”空间结构,提出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及其开发战略,“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发展及优化调控等理论观点。主持并完成《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等10余项国家、省级社科基金和横向相关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和演化》,《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培育区位相对优势与内陆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先后获省哲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主要独立和合作科研成果、课题及获奖情况:

著作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修订版),第一作者,32.5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第一作者,103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促进苏北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参加主研报告,43.5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第一作者,43.5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苏北经验与典型》,30万字,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国民经济问题研究》,25万字,作者之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苏北发展》,30万字,第一作者,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第一作者,29.8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主编,31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材),主编,29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22万字,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参编,21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州市“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作者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区域共同发展及其分类指导》,34万字,作者之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作者,25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县域经济学通论一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作者,41.6万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达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7万字,第一作者,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村社经济学概论》,作者,21万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经济学》,作者,29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县域经济学》,作者,37.8万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探索――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8.5万字,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乡镇经济学》,作者,25万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参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学问题解答》,作者之一,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修订本),作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作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政治经济学释疑》,作者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文

《新型城镇化的徐州路径》,合作,《中国经济导报》,2015-3-10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朱舜,《唯实》,2014年第11期;

《擦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徐州名片”》, 合作,《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12月27日;

《苏北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增收问题及路径》,朱舜,《社科简报》,2014年第21期;

《高校智库服务地方需要建有效平台》,朱舜,《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3月11日;

《农民增收“潜力空间”到“现实空间”的创新路径———基于东部省域视角》,朱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长江下游流域城市群集聚区的形成及空间特征》,高丽娜、朱舜、颜姜慧,学术论坛,2014(4)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苏北地区农户的调查》,陈伟、朱舜,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3)

《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区划》,高丽娜、 朱舜、颜姜慧,经济问题探索,2014(5)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空间差异——“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视角》,孙雨、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研究》,朱舜,《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13年第9期

《苏北城镇带空间性状与空间协调:国土空间视角》,朱舜,《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长三角经济腹地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高丽娜,朱舜;《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长江流域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颜姜慧、朱舜;、高丽娜《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空间结构演化及“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空间特征》,朱舜,《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一极两带”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的空间发展及优化调控研究》,朱舜; 颜姜慧,《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镇集聚和城市集群特征》;朱舜,《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区域合作视角下长三角经济腹地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高丽娜、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界定》,颜姜慧、朱舜,《商业时代》,2011年第8期

《徐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朱舜,载《徐州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金融危机再解读: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侯铁建、朱舜,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1-19

《“一极两带”极化与辐射效应: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朱舜,高丽娜;《市场周刊》,2009年第5期。

《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安徽省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高丽娜; 朱舜,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研究的进展与展望》,陈潇潇; 朱传耿; 朱舜,《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双陆桥经济带发展与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朱舜,《经济问题》2008年第12期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及特征》,朱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产业政策创新视觉下的农民减少与收入增长机制研究——邳州,沛县,丰县农村调研的思考》,朱舜,高丽娜; 孙雨; 李儒秋,《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及其开发战略》,朱舜,《改革》,2007年第2期

《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研究——以徐州市为例》,孙年宝、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基于SSM模型的盐城市区工业主导产业》,孙雨、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产业组织创新与苏北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路径选择》,朱舜、孙雨,《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缩小“东西差距”:内涵及政策目标选择》,朱舜,《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6期

《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SWOT分析》,刘增科、朱舜,《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产业政策创新视觉下的农民减少与收入增长机制研究》,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11期

《产业政策创新视觉下的农民减少与收入增长机制研究》,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第12期

《基于双陆桥经济带的江苏区域经济板块变化及其划分探讨》,朱舜,《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划分研究》,朱舜,《天中学刊》,2006年第6期

《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辐射研究》,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8期

《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11期

《劳动合同制创新:国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新思考》,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构建现代经济学体系的中观经济理论》,朱舜,《经济学家》,2005年第1期

《现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缺陷》,朱舜,《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

《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及其开发意义》,朱舜,《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研究》,朱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城市营销理念与城市发展》,朱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5年第10期

《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制度创新》,朱舜,《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6期

《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朱舜,《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与演化》,朱舜,《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第16期全文转载

《苏北后发优势及其培育路径》,朱舜,《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政策选择》,朱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中观经济与政治经济学体系创新》,朱舜,《中州学刊》,2004年第12期

《苏北“△”型城市经济带实证研究》,朱舜,《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2期

.《区域经济理论创新》,朱传耿、朱舜,《财贸研究》,2003年第1期

《优化经济结构 突破后发瓶颈》,朱舜,《江苏农村经济》,2002年第4期

《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朱舜,《乡镇经济》,2002年第1期

《解读乡村经济探索增长途径》,朱舜,《江苏农村经济》,2002年第1期

《长期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思考》,朱舜,《农村经济》,2002年第1期

《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与跨越式发展》,朱舜,《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培育区位相对优势与内陆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向自强; 商泽森; 谭德海; 叶泽本; 朱舜;《天府新论》,1996年第6期

《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与邓小平理论》,《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课题

《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空间经济学核心理论模型拓展与中国实践研究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

《徐州市黄河故道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徐州市课题

《徐州市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徐州市政府课题

《徐州市开发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徐州市开发区课题

《苏北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苏北发展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7)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6)

《徐州市市政公用事业“十五”改革与发展研究》、徐州市公用事业局课题

《徐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徐州市发改委课题

《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调查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08)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基金课题

《江苏地区发展分类指导研究--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工程子课题

《苏北县域经济产业组织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获奖

《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专著,获江苏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年)。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专著,获江苏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7年)。

《行政区域经济:种类、特征与演化》,论文,获江苏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5年),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专著,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县域经济学通论一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专著,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专著,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年),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达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著,获四川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

《县域经济学》,专著,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年),

《培育区位相对优势与内陆山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获四川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9年)

《经济学》,专著,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年),

《乡镇经济学》,专著,获四川省达川市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5年),

相关代表性成果及其主要观点

《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该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2011年出版,2012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围绕泛经济区协调发展问题,构建了以“四视角”(空间自组织良性演进视角、空间结构优化视角、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视角、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创新视角)为主干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路径;以促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泛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方法论框架、视角框架、理论框架和对策框架,分区域、分层次地研究空间自组织良性演进、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创新视角下的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理论和对策。

《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该书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2006年出版,2008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出版第二版。主要研究了泛长三角经济区有“一极两带”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和一体化运行机制;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辐射半径增大,“一极两带”极化与辐射效应(长三角经济沿长江流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向中、西部扩展极化和辐射效应)增强长三角经济区与其经济腹地的联系机理;对中国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极化经济区之一的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战略意义和路径。

《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该书 2003年出版、 2013年第二版,200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主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具有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两种类型;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划约束和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济行为直接影响而产生的重要的区域经济类型,并由有明晰界面和增长力的多种行政区域经济板块构成;不同种类的行政区域经济受着具有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约束和相应等级的地方政府调控,不同种类的行政区域经济板块之间因垂直性行政领导体系而具有包容关系;推进城市化,提高区域竞争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是推动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